“鄉派出所所長被免了!”村民鄧培應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“就因為拍桌子把我們趕了出來?”今年5月,因為接待前奔村群眾來訪時態度粗暴,貴州省息烽縣流長鄉派出所所長譚某某被免去職務。(8月5日《人民日報》)
息烽縣自深入開展群眾路線以來,針對門難進、臉難看、話難聽、事難辦等衙門作風進行專項整治,嚴格落實“首問責任制”,出臺《關于開展集中整治“衙門風、走讀風、賭博風、濫辦酒席風、優親厚友風”行動的實施方案》,對無視群眾訴求、損害群眾利益等行為進行嚴厲懲處。作風轉變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,也不再單純體現在民主生活會上,通過實打實地為群眾辦實事、辦好事,真心真意為群眾服務,真正扭轉政府形象,融洽干群關系。
一名鄉鎮派出所所長,就因對來訪的群眾態度粗暴而被免職,這在以前難以想象。誠然,以往在老百姓心目中,有的干部仗著手中職權,張揚跋扈、目中無人,對待來訪群眾態度蠻橫。要來辦事,得笑臉捧著、好煙遞著、低聲下氣去求,甚至還得給點辛苦費,否則事兒估計就得懸。在一些基層鄉鎮、村社,這樣的現象尤為突出,有的鎮村干部居然還魚肉鄉里、欺壓百姓,全然忘卻自身黨性職責,已然站在了群眾對立面上。
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各地都在下大力氣、花大工夫對各類作風頑疾進行整治,特別是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,如干部濫用職權、侵害群眾利益等行為。通過嚴查嚴打,徹底根除存在于干部當中的不正之風,清除出害群之馬。對那些壓根沒有把群眾裝心里、放心頭的干部,對那些丟失了公仆意識、對為民服務不屑一顧的干部要及時查處。同時,還應加大正本清源的思想教育力度,從意識上重塑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,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真正踐行“公仆”宣言。(舒三木)